12日,武汉市水务局发布2018新版渍水风险图。运用数据模拟分析,中心城区共有44处易渍水(风险)点。
中心城区有44处易渍水点
根据气象数据分析,武汉市预计6月末入梅。为将雨季渍水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,今年武汉市修编渍水风险图(见图),完善“一点一策”渍水点应急预案。
今年发布的渍水风险图为第三版,即在2016年版和2017年版的基础上,由水科院修编完成。
结合实际,运用数据模拟分析后发现:中心城区现仍存44处易渍水(风险)点,其中,发生100毫米以下强降雨时,可能发生渍水的点位12处;100毫米以上降雨时,可能发生渍水的点位32处。
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,针对风险图,将通过认真研判渍水成因,针对性制订“一点一策”的应急预案和措施。在今年的系列强降雨中,强化事前把控,确保重点地区排水安全。
据悉,武汉中心城区拥有大小湖泊38个,其中具有调蓄功能的约20个。今年,武汉市水务部门继续通过科学调控,在汛期前降低湖泊水位,腾出库容,做好调蓄准备。
此外,今年6月底前北湖泵站、川江池泵站、北堤泵站等12个重点项目将具备通水能力,全市将新增抽排能力200余立方米/秒(总抽排能力达1700立方米/秒),汉口谌家矶、北湖、经开区等地区能力倍增,周边渍水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。
三个原因导致易渍水
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称,通过近两年来实施的排水补短板行动,主干排水系统得到了很大改善,排水能力有了阶段性提升,渍水情况有了缓解,主要表现为同等降雨条件下,渍水点明显减少,渍水时间明显缩减和渍水面积明显减小。
目前仍有44个易渍水点,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。
首先是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降雨增多。根据研究,武汉市主汛期极端降雨呈现增多、增强的趋势,极端降雨具有总量大、短时强度大、易成灾的特点,天气预报仅能做到3-6小时精确预报,留给雨前应急调度的空间有限,难免在薄弱地段出现短时渍水。
其次,武汉市特殊的地势地理条件不利于城市排涝。一方面,武汉市地处长江、汉江两江夹击地带,河湖众多,市区地势低洼、雨汛同期,造成城区雨季雨水均需由泵站抽排入江,排水压力大。另一方面,我市属平原地带,中心城区自然坡度小,水流较缓,汇流时间长,造成雨水不能在短时间内排出,并且对上游来水造成顶托,引起渍水。
最后,中心城区老的排水设施标准低、口径小的现象客观存在,发生短时强降雨时,现有排水设施超负荷运行,排不赢的现象突出。
严重渍水时切勿涉险穿越涵洞
水务部门提醒,雨季来临时,市民朋友一定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天气预报和应急管理、水务部门的渍水预警预报,合理选择出行方式。
特别是立交涵洞是渍水多发地带,各位司机在有雨时进入涵洞要注意液晶屏显示信息,有较严重渍水时请切勿涉险穿越涵洞。
同时,由于突发强降雨可能造成局部顶托井盖掀翻,请广大市民不要踏足或行走在不明水深的区域,防止发生意外。另外,水位上涨较快,沿河、沿江泵站启动抽排时,请市民不要下河捞鱼,泵站抽排引起的巨大水压差可能会危及人身安全。
如市民发现不安全因素或渍水情况,可及时拨打12345市长热线或拨打水务110热线(82734433)反映雨情汛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