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中国电网地理接线图就会发现,三峡外送的起点、西电东送的通道、南北互供的枢纽,这个省的电网就像是全国电网互联的“心脏”——
☑ 名称: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
☑ 办公地点:武汉
☑ 最高负荷:3670.3万千瓦
☑ 最高年售电量:1678.13亿千瓦时
☑ 最早有电时间:1893年,武昌
沉淀着大江大湖的澎湃气势和柔韧性情,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电力诸多第一。从中部率先崛起,到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,湖北电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走在发展前列。
▼夜幕下灯火闪耀的江城武汉尽显城市的活力与魅力。下图为武汉武昌区黄鹤楼夜景。
湖北电网电压等级的迭代更新,也见证了中国电力自力更生、不断创新之路。
新中国成立之初,几代电力人发扬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精神,从湖北中南地区电网局部互联开始,搭建起了湖北电网的基本骨架。
1951年,湖北省第一个输电工程66千伏武(昌)冶(大冶)输变电工程投运,112.85公里长的线路,使鄂南电力公司大冶第2发电厂与武昌发电所联网运行。
1952年,66千伏鄂城变电站投运,这是湖北省第一座向农村供电的变电站。
▼湖北省第一条输电线路66千伏武冶线。
“一五”期间,国家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,把许多重点项目安排在武汉,大大促进了武汉工业建设和工业用电的配套电网建设。
1954年,与武钢配套建设的青山热电厂一期工程开工兴建。1956年,武汉锅炉厂、武汉重型机床、武昌造船厂开工建设;1957年,武钢正式动工兴建……这些大型工业企业成为当时用电大户。
这一时期,湖北电网加强省内互联,确立了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覆盖全省城乡的网架。
1957年,湖北省第一个110千伏输电线路——110千伏青(山)铁(山)输变电工程投运。
1959年,110千伏襄(阳)丹(江口)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,襄阳专区发电厂直接向丹江口水利枢纽工地送电。
1964年9月26日,110千伏锅顶山—应城长江埠输电线路建成送电。这是湖北省第一条以110千伏电压向农村供电的高压线路。
电压等级升至220千伏,湖北电网也开启了跨省互联之路。
1960年,220千伏徐巡一、二回输电线路建成投运。这条线将长江南岸武昌珞珈山与北岸锅顶山两座变电站连接起来。该工程跨江耐张段全长约2700米,跨越塔全高147米,跨江档距1723米,按330千伏设计、实行220千伏降压运行,是国内建设的首个跨越长江高压输电工程,工程设计电压和跨江长度在当时曾创下了两项“亚洲第一”。
▼220千伏徐巡一二回输电线路耐张塔滑轮安装。
建于1958年的丹江口水电站是南水北调中线的重要工程。1968年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,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撑。
1969年,湖北省第一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丹汉一回(丹江口至马口线)投入运行。
▼丹江口水电站于1973年10月全面竣工。
1979年,220千伏丹江口至汉口四回输变电工程全部建成投入运行。该工程历时11年,线路途经光化、襄阳、荆门、汉川等13个县市,全长1498公里,是丹江口水电站电力外送的主动脉线,也是湖北省电力建设史上第一个大型输变电工程。至此,湖北省以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为骨架的统一电网基本形成。
▼220千伏丹(江口)武(汉)线。
1983~1984年间,随着220千伏鄂赣联网工程、鄂湘联网工程陆续建成投运,湖南、湖北、河南、江西4省电网相联,形成华中电网。
1981年:500千伏
关键词:武钢、葛洲坝、三峡,
跨区联网
武钢和电网之间的故事鲜为人知。
1979年,湖北、河南两省电网通过丹江口水电站220千伏母线并网运行,并在青山热电厂、黄石电厂装设“跟踪调节”装置。武钢1.7米轧机联动试车时,大量冲击负荷投入电网,电网仍能稳定运行,满足了轧机试车需要。
为适应武钢1.7米轧机投产的需要,我国第一个500千伏超高压输电工程建设提上日程。1981年12月22日,500千伏平武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。
▼平武线建设资料图。
葛洲坝和电网同样有故事。
同一年,长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电工程——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江截流工程顺利合龙。这是20世纪我国自主设计、施工和运行管理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。
1985年10月,我国首个±500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——葛洲坝至上海直流输电工程开工。1989年9月,该工程单极投入运行,首次在华中、华东两大电网间实现了异步联网,拉开了我国跨区联网的序幕。
▼±500千伏葛洲坝换流站是我国第一座超高压换流站,下图为主变安装施工现场。
三峡和电网的故事影响深远,注定载入史册。
三峡,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,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,是万里长江的咽喉。治理长江水患,开发长江水电,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。
经过长达40年的论证和近两年的施工准备,1994年12月,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。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,居世界第一,年设计发电量882亿千瓦时,是中国“西电东送”和“南北互供”的骨干电源点。
▼三峡风光。
三峡输变电工程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于1997年开工建设,2011年全面建成,包括91个单项工程、相关二次系统工程及三峡地下电站送出等收尾项目,交流线路7280公里,交流变电容量2275万千伏安;直流线路4913公里,直流换流站容量2400万千瓦。工程以三峡电站为中心,向华东、华中及南方电网送电,供电范围包括九省两市共182万平方公里,惠及人口超过6.7亿。
▼湖北省输变电工程公司施工人员正在空中作业。杨亚西 黎平 摄
“十一五”期间,国家电网公司将电网技术赶超领跑的目光投向了特高压,投向了湖北。
2006年10月,由我国自主研发、设计、制造和建设的世界首个商业化运营的特高压交流工程1000千伏晋东南—南阳—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开工。
湖北电科院阮羚团队承担了现场特殊试验重任,在特高压领域内创下20项世界第一。2008年,湖北电力输变电公司成功完成国内首次1000千伏特高压人体由地电位进入等电位带电作业。
▼1000千伏荆门扩建工程带电状态的1000千伏构架扩建区。邹小民 摄
2009年1月6日,1000千伏晋东南—南阳—荆门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投运,显著提高了华北、华中电网间跨区优化配置资源能力,缓解华中电力供应紧张形势。
湖北电网通过参与建设这些世纪工程,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,也参与书写了“大国重器”助力国家创造经济奇迹、能源电力奇迹的动人诗篇。
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
面对新的时代课题,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,国网湖北电力奋力推进“三型两网”建设,明确37项重点建设任务,积极参与“智慧物联体系建设”等3个国家电网统推试点项目。
目前,武汉军运会智能保电指挥系统、变电站智能机器人联合自动巡检试点建设、实物“ID”建设已经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,“一键顺控”正在稳步推进。
▼武汉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人员运用智能机器人巡视电缆隧道。
国网湖北电力依托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,构建运营数据服务平台,搭载“配电网实时监测”“同期线损数据治理工具”等100多项数据产品。同时,完成移动作业终端应用整合,“应用数据泛在互联,实现班组减负”成果获得业内肯定。
1958年,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湖北省电业局,撤消武汉冶电业局。
1959年,国务院批准成立湖北省电力工业厅,由湖北省人民委员会领导,负责管理全省电力工业。
1966年,撤消省电力工业厅党组,成立中共湖北省电力厅委员会,负责全省省营电力工业单位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。
1970年,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水利电力局成立。1975年,水利电力局分建后组建湖北省革命委员会电力局。
1980年,国家经委决定,湖北省电力局划归电力工业部领导。5月13日,湖北省革命委员会电力局改名为湖北省电力工业局。
1993年,湖北省电力公司召开成立大会。省电力公司和省电力局同时并存,形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格局。
20世纪70年代,中美建交后引进一批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,共花费外汇43亿美元,称为“四三方案”,其中,武钢1.7米轧机身价最高。但是,当时武汉的电压无法满足轧钢机正常运转的需求。
当时,河南平顶山姚孟电厂2台30万千瓦国产机组投产发电,电压容量刚好可以满足武钢的需求。1978年,国家计委决定,立即建设一条平顶山姚孟电厂至武昌变电站的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,满足1.7米轧钢机投产后冲击负荷的需要。
那时我国的输电线路还在从“110”向“220”过渡,这个决定,将我国电网的发展史迅速向前推进了一大步。
1981年12月22日,500千伏平武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,在满足武钢用电需求的同时,结束了我国没有超高压电压等级的历史。
▼500千伏平武线。
2001年,荆门供电公司创立以优质、方便、规范、真诚为核心的电力服务名片。“红马甲”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。
“红”,代表火红的电力事业和电力职工火红的热情;“马”,骏马奔腾,体现了服务的快捷;“甲”,甲天下,表示服务质量第一和勇争第一的决心。
为了方便群众一眼认出,京山钱场供电营业所的员工统一穿着印有“电力服务”字样的红色马甲,骑着挂有“电力服务”标牌的摩托车,走街串巷,成为随叫随到的“轻骑兵”。
▼2008年7月,荆门供电公司电力红马甲走进厂矿企业,了解企业用电需求。
2003年,电力“红马甲”作为全国电力系统的唯一案例,入选中央文明委“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新方法100例”,并在全国电力系统广泛推广。
湖北是首个特高压落点省份,特高压带电作业也在湖北首开先河。
2009年6月10日,世界上首次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带电作业获得成功。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公司胡洪炜、胡光等7名专业人员承担了此次作业任务。这次试验填补了多项世界技术空白,使我国成为第一个掌握最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全套检修技术的国家。
为了能又快、又准、又安全地完成这项任务,胡洪炜反复练习,磨坏了300多双手套,穿烂了7双鞋,穿坏了3套工作服。
2014年12月,湖北检修公司员工李明成功进行了世界首次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直升机带电检修作业,成为这一领域的世界第一人。此前,直升机带电作业仅能在500千伏的输电线路上开展,且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此技术。
这些“禁区勇士”的带电作业,每年减少的停电损失数十亿元。他们也被大家称为湖北电网身价最贵的“亿元电工”。